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党风政风

凌云:聚焦保基本民生 做实做细靠前监督

来源:百色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0-06-09 15:30

“这个水柜去年就搞好,但是没有水,也不见有配套的水管拉到家里面,我们喝水还是很困难。”“听说脱贫了就没有低保,我们家都是残疾人,没有低保怎么过得下去啊?”近日,凌云县下甲镇坪山村几个群众向该县纪委监委督查组反映问题。

连日来,凌云县纪委监委联合民政、扶贫等有关部门组成8个工作督导组,聚焦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政策落实、项目资金监管、“两个责任”等方面问题,开展巡察巡访、明察暗访活动,耐心向群众解释“六稳”“六保”、摘帽不摘等政策,当好“宣传员”“督战员”“战斗员”,收集有关问题线索,做实做细靠前监督工作。

抓部署落实,强化主体责任担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该县牢牢牵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狠抓主体责任担当,实行“四个一遍”约谈提醒压实“一岗双责”,即县委书记对四家班子、常委部门和公检法等领导班子进行约谈提醒一遍;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约谈提醒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和县直单位主要领导一遍;乡镇纪委书记约谈提醒乡镇党委管辖的干部一遍;派驻纪检监察组约谈提醒所监督部门干部职工一遍,形成层层传导压力、层层抓落实新常态。今年来全县开展廉政提醒2600余人次,实现全县领导干部廉政提醒全覆盖。全面压实各乡镇、各后援单位、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帮扶干部等“五个一线”工作责任,建立“县级统筹、乡(镇)抓落实、工作到村、扶持到户”工作机制,形成县乡村三级书记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民生项目资金安全落地。

抓宣传引导,鼓励群众积极参与。为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印制有纪委监委举报电话、网址、微信公众号二维码、接访地址的《你有纪委的一封信》等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公告2万余份,在全县110个行政村(社区)农户家张贴,制作大型户外宣传广告牌、拉挂横幅标语,发放宣传挂历、制作宣传板报,利用电视台、门户网站、QQ、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宣传造势。在班车、公交车两边张贴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宣传资料;节假日向领导干部发送廉政信息。通过在全县各类门户网站设立举报信箱、公布举报电话等途径,做到宣传工作纵到底、横到边、无死角,鼓励群众采用电话举报、来信举报、网上举报等多种举报方式,向纪委举报反映问题,充分发挥群众及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抓执纪问责,确保靠前监督实效。紧盯保障基本民生的“末端”和“最后一公里”,加强与县扶贫办、审计、财政、民政、公安、检察等部门的联动,综合民政、社保、扶贫、住建、计生等部门的信息数据,采取巡察和督查“一体化”,坚持问题导向,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的线索摸排机制,通过开展专项督查、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对涉及扶贫资金、项目的部门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大排查、大起底,梳理汇总建立健全问题线索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以执纪问责的实际成效确保民生项目资金安全落地。今年以来走访1530余户,现场解答群众咨询问题246个,立案65件。

“我们纪检监察机关坚持认真履行职能,瞄准'六稳''六保'靶心,主动作为,做实做细靠前监督,为督促民生政策落地见效提供强有力的纪法保障。”凌云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辛荣根如是说。

截至目前,该县实现乡乡通三级路,行政村通四级路,20户以上自然屯道路全部硬化,农村农户48345户均接通生活用电。2020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共41处,已全部开工,已完工20处。通过对现有农村饮水工程进行扩建、配套、改造、联网,统筹解决面上部分饮水不稳定、易反复、水质保障程度低和工程难持续的农村饮水问题。全县共建成16个安置点3393套(栋)安置房,动员组织3357户16098人搬迁入住。(凌云县纪委监委 黄清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