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党风政风

光荣在党50年|黄福远:不忘初心,尽献余热

来源:百色纪检监察网 作者:刘晓钰 农倩 发布时间:2021-12-24 10:47

     干净整洁的小巷,几栋民房整齐排列着,其中一栋民房特别显眼——屋门前挂着“光荣之家”、“共产党员户”的牌子熠熠生辉。领路的村干说:“这就是黄福远的家”。

   黄福远,1948年2月出生,靖西市龙邦镇上敏村足奥屯人,197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有51年党龄的老党员,黄福远参加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援老抗美防空作战,在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贡献了退役老兵的余热,退役后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努力奋斗,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我想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

    1969年4月,黄福远应征入伍,被分配到昆明军区14军42师125团野战部队53分队,随后在部队入党。“我的入党介绍人是我的班长许国良和排长李声才”黄福远铿锵说道,“那年,全连队只有3个人获批准入党。在部队,只有表现优秀,起到带头作用的人才能入党。那时我还年轻,能吃苦,什么活都抢着干。扛枪、训练、打靶…样样都要做到最好,一心只想入党为国效力。”在奋发图强、力争上游的努力和班长许国良的关心与培养下,黄福远于1970年12月5日成为了一名光荣地中国共产党员,一字一句入党誓词,从此深刻铭记于心。

    “不怕苦、不怕死”

    1972年1月,中共中央军委下令,出国赴老挝执行援老抗美筑路任务。黄福远与昆明军区部队的战友一起,铮铮铁骨,奔赴老挝战场,一去就是两个年头。

    参加援老抗美筑路任务的有炮兵、铁道兵、工程兵…大家在异国他乡互帮扶、共进退。黄福远和同连队的战士们乔装成民工,掩护泰国共产党安全出入老挝,测线路、开路、铺路…搅乱敌人的驻点,一不小心就会丢掉性命。头顶上,美国飞机时不时飞过,扔下一两枚炮弹;脚底下,步行时要谨防地雷,以免被炸伤。

    “有一次,我连接到任务,要去打下敌人的一个据点。连里派了两个班20多人去执行任务。我和战友们团结作战,冒着枪林弹雨,攻下了据点。后来祖国褒奖作战有功战士,参加作战的有3人获得三等功,6人获得连嘉奖,我是被嘉奖的战士之一。”黄福远怀念又自豪地说道,手里的嘉奖证擦了又擦。

    “黄老,当时国外环境那么恶劣,您不怕牺牲吗?”我问到。

    黄福远凝神,坚定地说:“我到部队参军,就决心要把命交给祖国。一名战士要保家卫国,就得有不怕死的精神。”

    “只要国家需要,时刻准备为国效命”

    1978年,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打响。虽然黄福远已退役3年,但他身上流淌着的战士血液依然炙热如火,时刻为国效命的信念坚定如钢。已经返乡的黄福远,组建“护送队”,在龙邦其龙哨所接“难侨”,护送“难侨”返家。组建民兵“保卫队”,自己担任民兵队长,训练民兵,练习打靶作战,协助运送粮食、炮弹等战需物资,做好后勤保障。组织民兵在其龙村754和755界碑值班,筑起越方敌军与国境之间的警戒线。黄福远说:“国家有难,我作为一名党员,‘冲锋陷阵’、挺身而出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只要祖国需要,我时刻准备为国效命。”

    “苦点累点都值得

    退役后,黄福远没有在家清闲度日,两度进上敏村民委班子,分别担任过上敏大队大队长、营长、经营管理员,带领上敏村100多户农户凿山开荒、发展生产。1993年,黄福远动员群众种植烤烟,发展烤烟产业。从最初的挨家挨户动员“磨嘴皮子”,到群众大会上全体村民一致同意,黄福远和村民们同甘共苦、齐心协力,修渠引水、翻地烟叶。如今,上敏村烤烟发展形势喜人,全村50多户农户种植烤烟,每10户就建有一栋烤房。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脸上笑起来,日子也美起来了。黄福远欣慰地说,“只要大家生活越过越好,我苦点累点都值得。现在年纪大了,还想为国家贡献我的余温。”

    道别时,回望黄福远屋门上明光烁亮的“光荣之家”,我仿佛看到了老党员身上徐徐燃烧的星星之火。(靖西市纪委监委  刘晓钰 农倩)

 

黄福远近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