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通知: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请全体干部于今天上午12时前返岗上班!”2月5日9点,大年初五,本还是一家团圆、围炉共话之时,但疫情防控刻不容缓,我匆匆吃过早餐,连忙赶往田阳。
按照工作安排,我主要负责协助田州镇定律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正值大寒节气,阴雨绵绵,气温骤降,田阳的天气很不好,但这绝不是退缩的理由。
“大哥,你们家一共有多少口人在这里租住?户籍地在哪里?春节期间去过哪些地方?”这是我2月5日说得最多的话。疫情防控,社区、行政村是第一道防线,容不得一丝马虎。定律村是城中村,共有住户847户2454人,外来租住人口居多,排查难度大,为提高工作效率,我和村两委干部、村党员、村民代表共分成了7个组进行逐户摸排。战疫打响,摸排工作必须分秒必争,经过连续奋战10个小时,终于在晚上8点完成入户排查工作。
“小周,明天早上8点至下午6点要开展区域核酸检测,第十小学球场设一个检测采样点,请协助医护人员做好检测工作,务必做到不遗一户、不漏一人。”时间就是生命,疫情就是命令!接到通知,我立即联系村两委干部对第二天的工作进行安排布置。凌晨4点的街道显得异常安静和寒冷,我和村干如约来到核酸检测点提前布置现场——摆放桌椅、拉起隔离绳、划定检测区、检测等候区、信息登记区、排队区等区域, 3个小时后检测点现场终于布置完毕,顾不上汗水湿透衣服,我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村里通知群众按时按点到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
“戴好口罩,带上身份证或户口本,排队间隔距离一米以上,不能扎堆,不能交谈!”我一遍又一遍提高嗓门提醒大家按照规定排队等候核酸检测采样。
以为第一天的检测就这样顺利地进行,没想到中途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下午3点,一名医护人员焦急地找上我,反映由于医疗物资安排衔接不顺畅,现在检测点医疗物资准备用完了,了解具体情况后,我立即与医疗组负责人沟通,做好统计,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并驱车前往区卫生健康局仓库领取物资。经过多方努力,短缺的物资及时补充到位,核酸采样工作顺利进行。当天共采样2458份,顺利完成定律村全员核酸检测任务。
“小周,明天上午8点,准时开展新一轮全域核酸检测,请继续做好准备和协助工作。”接到工作任务时,时针指向凌晨1时许,我毫无睡意,当即联系相关部门和人员做好工作安排。短暂休息了三个小时后,又开始高强度工作的一天。
早上9:00,天空下起毛毛细雨,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正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突然,队伍中几位高龄老人令我心不由得一紧,寒风中,几位老人的脸被冻得青紫。“如果继续排队,几位老人的身体肯定吃不消,必须尽快拿出解决办法。”我心中暗暗地下决心。经过和医护人员商量,决定让老人们回家等候,等集中检测点的检测工作结束后再安排入户进行采样。同时,为确保应检尽检,我让各村民小组组长统计高龄老人以及行动不便的群众信息,并登记造册。经过统计,一共有25名群众需要上门服务。
组织群众进行核酸检测、领取和发放防疫物资、动员群众按要求居家隔离、带领医护人员上门采样等,口罩一戴,每天至少12个小时,自己脸上被口罩勒出的血痕清晰可见,耳根子火辣辣的,虽然累一点,但只要能换来疫情早日结束,换来群众幸福安康,一切都是值得的。
工作在战疫一线,并不容易,但情况越是危急、任务越是艰巨,越要矢志不渝坚守职责使命,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我坚信,在大家众志成城,共同努力下,春暖花开会有时,疫情的寒冬必将很快过去。 (百色市田阳区纪委监委 周爱荷 颜少静 黄日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