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广角 > 廉政文化

感怀母恩 传承孝道文化

来源:百色纪检监察网 作者:陆蒙宾 发布时间:2020-05-11 09:33

迎着五月的煦风,伴着初夏的明媚,和着清脆的蝉鸣,一年一度的母亲节悄然而至。

母亲,一个暖心的字眼,一个高贵的身份,一处心灵的港湾。她把所有的慈爱和善良,都给予我们,并把这当成她的兴趣和爱好,职责与义务;她把所有的喜怒哀乐,都牵系在孩子和家人身上,唯独忘了她自己。老舍说过,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了母亲,才有家的味道。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传遍大江南北,唱出多少华夏儿女对母亲崇高的敬意和无尽的思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你的世界很大,装得下很多人,而母亲的世界很小,里面满满都是你。无论你走到哪,有她在,你就有个家,心灵便有了依靠。

为什么这么多的仁人志士,将勇敢善良的民族视为母亲?将浪涛滚滚的江河视为母亲?将广阔无垠的大地视为母亲?答案不言而喻,在人生崎岖坎坷的旅途上,是母亲含辛茹苦拉扯着我们长大,嘘寒问暖、无私奉献,不知疲倦地教导着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她开心着我们的开心,快乐着我们的快乐,给予我们无尽的关爱和呵护,引导着我们蜕变成一个个职场上的勇敢“战士”,生活中的好儿女、好父母。
  母爱,是人类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我们赋予它太多的诠释,也赋予它太多的内涵。母爱如天大,但小得只能装在我们心里;母爱可撑天,但温柔得可以融化任何坚冰。母爱是润物的细雨,醉人的春风,深情动人的歌曲,没有诗词歌赋的撼人心魄,没有风卷大海的惊波逆转,但却润物无声,悠远绵长。
  从古至今,母爱从不褪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的《游子吟》道出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孟母三迁,则是一种用心良苦的母爱。在唐山大地震中,一对母子被压在废墟下,母亲半个身子被混凝土板卡住动弹不了,而七八个月大的婴儿在她的身下安然无恙,是母爱,托起了一片天,守护了一个生命。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12日在接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提到,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时代的变迁,或许母亲对许多新生事物不认识,对新一代人的理想和追求有些不解,不免心生疑惑,便问多了话,操碎了心。但有些人开始厌烦了母亲的“啰嗦”与“唠叨”,对母亲大声呵斥、漠不关心,没有耐心,毫无感恩之心。殊不知,母亲对我们情深似海,我们此生无以回报,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孝敬父母,用心陪伴着他们,让他们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百善孝为先,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我们要孝敬父母,推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理念,激励我们要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应该做好人民公仆,传承和践行孝道文化,让“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一代代传递下去,在中华大地上熠熠生辉,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莫泊桑说:“人生最美的情景出现在我们怀念母亲的时候。”母亲的关爱,从未因距离而改变,也从未被时间冲淡。也许此刻,你远离家乡,疏于表达,但请不要吝啬,找点时间,找点空闲,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莫让时光黯淡了母亲的身影。( 那坡县纪委监委  陆蒙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