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芒果、沃柑上市,运输路堵得慌,果子常烂车里。现在建了新会车点,道路畅通,我心里踏实多啦!”近日,百色市田阳区巴别乡大问村农户王大哥站在新建成的会车点旁,脸上洋溢着笑容。
此前,巴别乡纪委在开展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监督检查时,大问村、安宁村、新平村等多个村有群众强烈反映通往村屯道路会车点过少,影响农产品运输且容易引发刮擦事故,该问题长期未能解决,成为沿线村屯群众的“堵心事”。
巴别乡纪委立即深入相关路段进行实地核查,收集涉及村屯群众意见10条,随后向巴别乡党委政府反馈了“问题点位、影响范围、整改建议”的专项监督清单,督促其压实主体责任,把解决会车难题作为重要民生实事来抓,举一反三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
为保证整改落实落地,该乡纪委还将此问题纳入月度监督重点台账,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联合乡人大、交通站成立“会车点建设监督协调专班”,一方面跟进督促乡政府对全乡村屯道路开展全覆盖实地摸排,摸清会车点建设底数,确定20处路段需紧急建设会车点;另一方面推动乡人大将建设需求纳入区乡两级人大代表建议,最终争取到人大代表建议项目资金和粤桂协作资金共15万元投入到会车点项目建设中。
此外,巴别乡纪委还联合区纪委监委第三派驻纪检监察组开展“嵌入式”全程监督,防止项目建设“走过场”“打折扣”。在施工前,核查施工队伍资质,杜绝“人情工程”;施工中,每周至少2次开展现场督查,对照设计图纸检查建材质量、测量会车点尺寸,及时协调解决“占地纠纷”、“材料运输难”等问题;竣工后,及时开展“回头看”检查,采取“实地查验+随机回访”方式,对项目覆盖的大问村、陇合村、安宁村和新平村等4个村民及来往货车司机进行走访,确认会车点配套清晰的警示标线、通行顺畅。
在持续跟踪督促下,经过多部门共同努力,20个会车点已于近日建成并投入使用,沿线1268户5281名群众的“堵心路”变成了如今的“顺心路”,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进一步提升。(百色市田阳区纪委监委 黄玲 罗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