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要闻

乐业:种有“摇钱树” 奔向小康路

来源:百色纪检监察网 作者:陆道忱 发布时间:2020-12-09 15:42

“小小油茶果,致富‘金疙瘩’;种有‘摇钱树’,脱贫不用愁。”乐业县逻西乡民友村贫困户岑家土喜笑颜开的说。在县委县政府的鼓励下和扶贫产业奖补政策的扶持下,岑家土已种植有30亩的油茶,目前部分油茶已开花结果,有了产业收入,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说。该县逻西乡、逻沙乡领导班子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领会“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的讲话精神,结合实际把油茶作为本乡助力脱贫奔康的主要发展产业。同时县纪委监委把监督保障产业健康发展作为巩固深化扶贫领域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抓手,推动各乡镇、各部门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两个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整合东西部协作资金和涉农资金在逻西乡的七更村、卡伦村、民享村、民西村、民权村、中停村和逻沙乡的全达村、塘英村、龙南村共9个村建设脱贫奔康油茶产业园,发展种植油茶13646亩,着力解决两个乡24个行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391户14723人油茶人均1亩特色产业全覆盖。同时积极探索新模式,将产业园分为“创业园”、“托管园”和“就业园”等三种“园中园”,通过“资金变股金、土地变股份、农民变股民”的“三变”和组建247个产业互助组等方式,让贫困户参与扶贫产业建设经营管理。县纪委监委结合日常蹲点调研入户走访400余人次,对群众了解产业园政策情况进行访谈了解,纠治乡镇、部门引导群众参与种植管护流于形式等作风不实问题,督促帮扶干部入户向群众讲明东西部协作扶贫产业等政策,有效推动增强群众脱贫主体意识。

产业奖补助脱贫,资金安全有监管。两个乡因地制宜,科学谋划,找准定位,全力打造油茶、杉木、板栗、刺梨等“3+1”特色产业,在政府产业奖补的政策扶持下,在帮扶干部积极宣传下,贫困户自己不懈努力下,2020年共奖补3460户贫困户,其中80%贫困户发展油茶特色产业,共拨付奖补资金1832.35万元,实现了户户有产业,家家能脱贫的目标。同时乡党委政府组建产业奖补核查工作组,实地走访了解周边群众逐户核查产业,重点检查是否存在“在别人产业地拍照报材料”、种植数量虚报等虚假行为,并在各村屯公示接受举报。县纪委监委派出检查组对各乡镇落实核查工作通过电话了解、走访农户、查看台账等方式进行抽检20余批次涉及农户800余户,有效防范扶贫资金流失风险。

企业互助带脱贫,纪委监督有保障。两个乡脱贫奔康油茶产业园与公司签订油茶管护协议,采用“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方式管护脱贫奔康油茶产业园,公司给予周边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参与到日常除草、扩坑等管护工作中,让周边贫困户在家附近就可以就业,已带动180户贫困户就业,户均增加1000元以上。县纪委监委强化“抓系统、系统抓”机制,坚持“三个紧盯”,即紧盯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全过程,紧盯重种植轻管护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紧盯侵害群众利益的微腐败问题,进一步加强监督保障力度,其中针对使用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实施的逻西乡、逻沙乡脱贫奔康油茶产业园抚育管护工作项目约661万元,督促财政、审计等部门开展了专项资金检查,同时县纪委监委组织选聘的村级监督专员深入各产业项目点,对是否经常开展管护工作进行走访监督30余次,有效推动工作责任落实到位。

据悉,两个乡目前已种植油茶面积达7万余亩,盛产时期亩产油茶籽200公斤,每公斤16元,收入可达3200元。“一年栽植,百年受益。”油茶的稳定收获期长达数十年,小小油茶树成了村民“摇钱树”,成为了富民产业,为两个乡群众铺就了一条致富路、小康路。(乐业县纪委监委陆道忱、逻西乡人民政府张艺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