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要闻

百色红色故事|李谦血洒梅花村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蒋立文 发布时间:2021-06-22 19:05

粤北深山石子坳,有座红军慕,墓主人名叫李谦。九十年前一场惨烈的战斗,让这位久经沙场、战功赫赫的红七军将领长眠在梅花岭的幽谷里,年仅22岁。

李谦,原名李隆光,笔名李刚、李仲武。1929年12月11日,以中共党员身份参与领导百色起义,任中共红七军前敌委员会委员兼第一纵队纵队长,因作战勇猛,战士们亲切地称呼他“张飞大队长”。1930年11月纵队改称师,他任红七军第二十师师长,率先头部队挥师北上,或奔袭,或固守,或杀回马枪,攻城略地,出奇制胜,多次打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深得张云逸军长的信赖。

1931年2月1日,红七军辗转抵达广东乳源县梅花村。这里群山环抱,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2月3日,军部侦察人员报告,敌人约有一个团的兵力正向梅花村扑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前委立即进行研究,利用有利地形,伏击敌军,打一场歼灭战。战斗打响后,敌军后续部队不断涌来。原来,情报有误,敌军不是一个团,而是装备精良的四个团,还有地方民团。他们采用人海战术,来势汹汹,企图消灭红七军。在严峻的形势面前,红七军第二十师师长李谦沉着应战,带领战士们打退了敌人的七次进攻。

此役,持续了十多个小时。战至黄昏,敌人又发起了第八次进攻,危急关头,李谦再次请命率队反击敌军。我军的弹药已经不多了,为了节省弹药,李谦强忍伤痛,率领敢死队跟敌人展开肉搏。子弹打光了,他们就用刺刀拼;手榴弹用没了,他们就用石头砸,敌人被打得狼狈逃窜,李谦乘胜追击。

突然,一颗罪恶的飞弹袭来,击中了李谦的腹部,让本就伤痕累累的李谦再负重伤,肠子从伤口流了出来。机炮连连长李标跑过去扶住他,他把枪交给了李标,忍着伤痛,努力睁着愤怒的双眼,指着山下的敌人命令道:“不要管我,快冲下去消灭敌人!”话音刚落,便昏厥过去。

鲜血染红了他捂着伤口的手掌,染红了他身上的军衣,也染红了他脚下的土地。由于李谦伤势过重,不能随部队转移,只能将他安置在当地老乡廖文成的家里养伤,可大山里缺医少药,李谦伤势迅速加重,不久就牺牲了。李谦的牺牲是红七军在北上途中的一个重大损失,邓小平和张云逸听闻爱将牺牲,都流下了悲痛的泪水。

邓小平在《七军工作报告》中提到,此次作战的损失为向来未有,重要干部如李谦、章健等皆死,全军干部损失过半,真令人痛哭。

张云逸在回忆录中写道:“李谦同志是一位很好的党员,红七军的优秀干部,打仗勇敢,能与士兵同甘共苦,认识问题也比较正确,在工作中对我的协助很大。李谦同志的牺牲,使我失去了一个有力的助手。”字里行间饱含着对李谦烈士的怀念,也是对李谦烈士短暂人生最中肯的评价。

部队离开梅花村前,红七军托付老乡廖文成:“这是红军师长,叫李谦,拜托您看护好他的遗骨,待革命胜利,我们一定回来找他!”为了这份嘱托,廖氏三代人一直在这大山深处守护李谦的英灵。2010年12月,李谦的遗骸被迁入红七军革命烈士纪念园,廖家人随着李谦烈士墓一起迁出了深山,廖氏第三代守墓人廖聪济成为革命烈士纪念园的管理员。而今,他依然每天清扫墓地,擦洗墓碑,继续守护着李谦的英灵,也一同守护着血洒粤北大地的700多名烈士的英魂。

巍巍青山埋忠骨,血染梅花花更红。毛泽东曾说:“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在战斗中,李谦在其他部队遭受敌人猛烈攻击时,挺身而出,主动吸引敌军注意力,直至牺牲。这种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精神,反映出共产党员为了人民的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品质。(百色市纪委监委 蒋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