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要闻

将农村厕所革命进行到底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蒋立文 发布时间:2021-07-27 08:13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十四五”时期要继续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注重因地制宜、科学引导,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坚决反对劳民伤财、搞形式摆样子,扎扎实实向前推进。

厕所常常被视作衡量文明的标志之一,在距今五千年的西安半坡村氏族部落遗址里发现的一个土坑,被视作中国厕所的起源。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改厕,陆续出台相关文件,让农村群众用上干净卫生的厕所,成为一项贴心的帮扶举措。然而,在这场“厕所革命”中,在一些地方却“变了味儿”,出现了半吊子的“尬厕”。民心不可欺,农村改厕关乎民心向背,绝对来不得半点花架子。

党中央有指示部署,地方有行动落实。事实表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历史和人民做出的正确选择,我们的全部事业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都根植于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各级领导干部既要“仰望星空”,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政治高度看待农村改厕问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跟上党中央要求;更要“脚踏实地”,树立实事求是的工作理念,养成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主动作为,扎实推进农村改厕工作落地见效,全力提升农村群众的幸福指数。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工程要积寸尺之功。农村改厕是一面镜子,能照出各级党组织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众生相。在实施改厕之前,必须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充分考虑群众的实际情况,包括群众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自然环境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采取最适宜的改厕模式。改厕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必须尽可能多让群众参与到改厕的全过程中来,尤其在具体实施阶段,应当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防止大包大揽、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彻底拔掉“尬厕”的根子,摒弃政绩思维和形式主义等不正之风,真正从心底尊重人民、敬畏人民、热爱人民,让公共政策在基层造福于民。

强化改厕监督,护航乡村振兴。监督检查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促进干部履职尽责、干事创业。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盯农村改厕关键薄弱环节,坚持预防提醒在前,本着“有问题”主动出击,压实主体责任,形成协同合力;敢于动真格,对改厕问题整改不力、推诿扯皮、敷衍应对的相关责任人抓典型严问责,严查其中存在的作风和腐败问题,释放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增强纪律威慑力,同时深入开展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广泛凝聚共识,进一步净化政治生态,推动农村改厕这项惠民政策落地落实,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改厕一小步,幸福一大步。农村改厕不仅方便村民生活,还改善农村居住环境,让我们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真正将改厕工作办好、办实,让老百姓的小康日子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