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没有规范的垃圾焚烧炉,村里的垃圾堆放点臭气熏天,蚊子苍蝇飞满天。经过县纪委的督促垃圾焚烧炉建好了,垃圾得到了及时处理,路面变得干净整洁了,人也变得干劲十足了!”西林县八达镇红星村的陆大爷近日逢人便夸道。
原来,两个月前西林县纪委监委针对乡村振兴相关项目建设开展专项督查,发现八达镇红星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动慢的问题后立即反馈并督促县住建局抓紧时间施工,确保工程在施工合同规定时间内竣工。
这是西林县纪委监委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建设举得成效的缩影。
强化联动配合,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相互衔接监督“配合仗”,是全面发挥基层监督力量,推动项目落实落地的“强心剂”。西林县纪委监委坚持突出“分片式”联动纠治,聚焦责任清单,守好“重点区域”责任田。分别落实县纪委、乡(镇)纪委、村级专项监督工作站监督职能,形成分片包干的“三线”工作战线,以片区重点突破链接作战模式,建立健全问题提交、反馈、直报机制,针对全县36个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实行长效紧盯,有效推动基层项目开展进度慢、施工材料不规范等问题整改15个,全面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
“针对反馈的项目验收进度慢的问题,已顺利实现竣工验收5个,其他项目正在抓紧报审当中。”在县纪委监委督促那佐苗族乡渭洪村下伟贡屯通屯道路工程验收进度时,县乡村振兴局负责人表示。
之前,县纪委监委联合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开展乡村振兴项目联合审查发现,2020年至2021年上半年竣工的项目,在验收和结算材料上普遍存在验收材料不齐全、工程竣工结算进度慢等问题。县纪委监委通过“分片”出击,结合派驻分片监督,实行一对一督导紧盯,全面推动问题整改。今年以来,联合部门开展监督检查25人次,围绕主责部门业务制度提出修改意见5条。
“经过村级专项监督工作站人员日夜‘监工’,村里的风貌改造终于顺利完工,真是大气又好看!”。县纪委监委调研组在开展村级专项监督工作站调研时获知,群众对古障镇泥洞村专项监督工作站人员推动沿线村庄风貌改造项目顺利完工,实现农村形象焕然一新的做法,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自开展乡村风貌改造工程以来,泥洞村专项监督工作站人员主动参与,强化监督职能,全面实行“一线主动参与”的片区监督责任制,发现问题、立即上报、同时反馈、强化整改,督促县住建局、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聚集责任主体,举一反三,确保项目建设保质保量,实现真正惠民于实。
“积极探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相互衔接监督模式,是全面推动监督深入群众、确保监督取得实效的有力举措。”该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将持续统筹融合纪检、派驻、巡察监督和村级专项监督工作站监督力量,延伸基层监督,紧盯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围绕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开展强有力监督,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西林县纪委监委 吴天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