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线路是哪时开始施工的?工程进度如何?”
“是10月份施工的,全长6公里,现已完工,项目验收后,这两个蚕房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近日,隆林各族自治县纪委监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专项监督组到该县天生桥镇安然村龙塘屯开展闲置蚕房问题整改回访工作,该县蚕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张仕光正在向督查组汇报项目进度。
隆林各族自治县地处桂、滇、黔三省区结合部,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近年来,该县党委、政府因地制宜,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发展种桑养蚕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蚕茧产量不高、质量参差不齐、价格不稳定、种养规模不大等瓶颈问题,严重制约着产业的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为加快产业发展步伐,推进乡村振兴,该县纪委监委聚焦主责主业,立足自身职能定位,成立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监督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专项监督办公室,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班,深化片区联动协作机制,统筹推进专项监督工作有序开展,以强有力的监督护航乡村振兴。
今年9月中旬,该县纪委监委派出8个督查组对全县16个乡(镇)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督查,发现天生桥镇安然村、革步乡者江村、桠杈镇生基弯村、沙梨乡开冲村等多个村屯存在国家财政资金建设的蚕房闲置问题,究其原因多为群众缺乏种养和管理技术,“等、靠、要”思想严重,自主发展动力不足,以致种桑养蚕积极性不高,弃桑毁桑现象严重。督查组及时将检查情况进行反馈,并给予通报曝光,要求限期整改。
针对通报问题,该县纪委监委派驻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组长温茂强、综合室主任黄令勇分别约谈该县蚕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和农业农村局主要领导,责令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对蚕房闲置问题立行立改。
该县纪委监委要求该县乡村振兴指挥部严格审查把关,对全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入库项目,必须先征求群众的发展意愿,坚决杜绝因群众种养意愿不强烈、工作作风不扎实以致产业发展半途而废、产业项目设施闲置、产业扶持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情况发生。
据介绍,该县蚕业技术服务中心于9月底对全县统筹各类财政资金建设的370座蚕房开展自查,共查出20个蚕房存在闲置问题,总计面积5700平方米,涉及9个乡(镇)11个村。目前,已整改完成5座,2488平方米,有近200户蚕农计划在明年继续发展种桑养蚕。
“我承包了40亩的桑园,以前只是卖桑叶,拉通电路后,明年开春就可以在现代化蚕房里自己养蚕了。”电话那头,天生桥镇安然村种植大户周兴桥激动地说。
通过近两个月的专项监督,我县一些蚕房闲置问题得以有效解决,下一阶段,我们将持续发力、靶向监督,紧盯乡村振兴第一责任人责任,抓好对“关键少数”的监督,督促党委(党组)书记把乡村振兴作为“书记工程”“一号工程”来部署推进,以形成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一起抓乡村振兴、抓专项监督的工作格局。